成都癲癇醫院專家解析癲癇吃藥不管用的原因
來源:成都神康癲癇病醫院
更新時間:2021-05-31
成都癲癇醫院專家解析癲癇吃藥不管用的原因。有些患者被診斷為癲癇病,在家里已經吃了幾個月的藥,總是不管用,癲癇吃藥后還發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事實上癲癇患者吃藥后不管用的原因有很多種,下面一一為大家分析:
1、癲癇診斷錯誤
吃了抗癲癇藥物還發作,很可能是誤診了。我們經常遇到一些誤診的病例,明明不是癲癇,卻被診斷為癲癇,甚至一些生理現象被誤診為癲癇。這在嬰兒時期比較常見,因為嬰兒會有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發作。
2、癲癇分型錯誤
如果確診是癲癇,就要考慮分型是否正確,病因是否考慮錯了。如果患者不是特發性癲癇,而是由特殊原因引起的癲癇,那么,找到病因,進行針對性治療,效果就會比較好。
3、對抗癲癇藥物敏感
如果癲癇診斷和分類都正確,就要考慮患者本身是否對藥物不敏感。目前,判斷藥物是否有效主要根據臨床癥狀。因此,沒辦法事先肯定某一藥一定對某個患者有效。因此,如果患者對種藥物不敏感,可以考慮換一種對這種類型癲癇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4、血藥濃度不穩定
服用抗癲癇藥后多長時間可以見效,受很多因素的影響,但關鍵取決于抗癲癇藥物在血中達到穩態濃度時間的長短。一般認為,抗癲癇藥物只有達到穩態濃度時,才能發揮好的抗癲癇作用。而各種藥物均需在服用一段時間后,才能達到血中穩態濃度。詹偉華_簡介
抗癲癇藥達穩態濃度所需用的時間為該藥的5個半衰期。不同藥物半衰期不同,所以達到穩態的時間也不同。
因此,臨床口服抗癲癇藥,至少觀察數天,才能判斷該藥是否有效,切不可因服用1~2天后,發作得不到控制,就隨便加藥或換藥。